盛夏追光,在高凉大地上目之所及,热潮奔涌,干劲冲天。
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起好步至关重要。半年来,茂名市高州市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稳扎稳打,抓牢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重点工作,努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一步步变为高凉大地上的“实景画”。
3月,印发《关于成立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通知》;4月召开行动大会,高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揭牌,并召开第一次会议;5月印发《高州市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方案》;6月印发《高州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指导组,印发《高州市“百会帮百镇”工作方案》……一桩桩、一件件紧锣密鼓的方案行动统筹发力,高州正向综合性更强、水平更高的全国百强县迈进。
行动计划
画好“百千万工程”路线图
近日,高州在省县域“百千万工程”建设中率先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施工图”。围绕总体行动方案,高州及早谋划,锚定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短中期目标。
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高州明确三年内要取得十个方面的成效,为行动找准目标方向。具体就是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发展迅猛、城市交通内外循环提速、差异化发展明显、乡村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宜居、村集体持续增收、教育医疗进一步优质均衡、绿美高州建设见成效、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
为实现十个方面成效,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壮大县域经济、加快乡镇提能、深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环节,聚力“十大行动”——县城扩容提质行动、壮大工业发展行动、公共服务升级行动、美丽集镇建设行动、特色镇创建行动、乡镇提能行动、乡村产业发展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行动,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量化细化,做实做细。“十大行动”又被细化为70项重点任务、88个重点项目,每个重点任务都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88个重点建设项目都是在今年内可以动工的项目。
架构清晰,环环相扣。高州坚持“全市一盘棋”的大局思维,强调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调查研究,按照“措施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四化工作法,紧扣时间节点,明确三年重点工作内容、任务、年度目标值,挂图作战,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高州“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明确提出,按照指挥部“主战”、指挥办“主推”、各专班“主建”职能,压实牵头单位负责同志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具体项目工作的“指挥官”“施工队长”责任。同时,建立“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考核和激励约束,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更好推动工作落实。
七个专班
指挥体系协同高效运转
今年曹江镇荔枝产量达3.2万吨,销售额达2.56亿元,创近10年来最好的销售成绩,这一成果离不开广东省高州商会赋能。年初起,商会邀请专家教授指导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营,从优品种、优品质、好品牌上提升曹江荔枝果品竞争力。
“筹措帮扶资金、帮买返贫保险、提供稳岗就业机会,各类商会、企业在我们防返贫的工作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曹江镇党委书记汪活表示。
这是高州市“社会力量协作专班”全面开展“百会帮百镇”工作的一个缩影。“社会力量协作专班”是高州“百千万工程”7个工作专班之一,由高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牵头。
今年以来,“社会力量协作专班”开展完善了28个商(协)会结对帮扶28个镇街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开展回乡考察调研20多团次,签订帮扶协议8个,落实帮扶项目30多个。
让商会所能、所长与镇街所需、所求充分对接,充分发挥商(协)会平台优势、引领作用,以及人才、技术、资金的聚集优势,带动镇域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高州市把“百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3个月来,先后成立高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临时党支部、7个工作专班,并且不断强化指挥部“主战”、指挥办“主推”、专班“主建”的职能,加强指挥办及7个工作专班的协同运转,着力督导专班高效运转。
除“社会力量协作专班”,还成立了乡村振兴专班、城镇建设专班、决策咨询专班、县域经济专班、要素保障专班、三水—高州帮扶协作专班,与指挥部、指挥办一起,共同构成了高州“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
近日,高州市又在全省县域范围内率先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指导组,强化对高州各地各部门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的业务指导、检查督查,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落实落地。
严抓作风
建章立制强保障
建章立制,强化保障。高州市完善了指挥办关于财务、保密、考勤、会务等内部管理制度6份,保证指挥中枢的运转高效有序。新增高州市委改革办5个公务员编制(2个副科、3个股级职位)用于指挥办,有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全省县级率先成立高州市指导组,从人大、政协各抽调1名有镇街工作经验的领导,牵头成立两个工作指导组,分别对7个工作专班、高州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各镇(街道)等开展业务指导、督查考核,增强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力度。
坚持统筹谋划,强化责任担当。高州扎实推动学习调研、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等各项重点工作有效开展,特别是重点抓好荔枝销售、补齐工业短板等工作,树起典型,全力拼开局。半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荔枝销售“大年”变“丰年”。开展荔枝定制、电商人才培育、物流降费提效、保鲜技术攻坚、省内外市场拓展等五大行动,助力高州荔枝销售。今年高州荔枝产量预计超28万吨,虽是荔枝“大年”,但大都能以较好价格销售出去,果农平均总收益约比去年高20%。
——补齐工业短板,积极承接专业转移。在茂名市将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整体划入承接佛山市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后,迅速划定了1725亩作为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起步区;高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佛山三水进行对接,签订了两地对口帮扶协作协议;到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开展“上门招商”“敲门招商”。目前,已准备成熟土地570亩,并签约项目5个、达成意向项目6个。
截至目前,高州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已开工55项,其中50项形成了实物工作量。实施“百千万工程”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县域发展的总抓手和难得机遇,高州全市上下根据省、茂名市的要求、扎实工作,争先进位。
根据半年以来高州“百千万工程”实践及省“创先”类的要求和标准,接下来高州将主动加强改革创新,在强县扩权改革、镇街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引领大胆探索、率先突破,确保走在前列。
■一线实践
32家建筑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
28个企镇结对帮扶项目正式入库
7月3日上午,高州市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组织召开高州市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街加温会。会上,高州市32家建筑企业与各镇(街道)签约达成合作协议,28个企镇结对帮扶项目正式入库,建筑企业将与各镇(街道)携手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好局。
这是高州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投身城镇建设,结对帮扶到乡镇”的部署,按照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扎实开展建筑施工企业驻镇帮扶工作。
高州市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成员、28个镇(街道)党(工)委分管领导以及26家建筑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对《关于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方案》作解读,深入分析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镇(街道)的存在问题、谋划下一步工作,并举办企镇签约仪式。
据悉,高州市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目前。高州现已建立企镇结对帮扶名录,入库企业32家,签约项目28个。
各镇(街道)与建筑业企业携手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将聚焦两个重点方向建立结对帮扶项目库。一是聚焦美丽圩镇建设。双方将聚力重点抓好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一个功能齐备垃圾转运站、一张污水收集管网、一个公厕、一段道路改造、一套道路照明设施、一个公共停车场、一个小广场、一个小球场等建设。二是聚焦农房建设和风貌提升。围绕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行动重点任务,重点抓好“赤膊房”美化、绿色农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全面提升高州镇村风貌建设。
如清尚(广东)规划设计院集团将帮扶高州市根子镇桥头村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总投资超1500万元;广东省高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帮扶泗水镇建设瓜果飘香示范带,总投资超300万元;广东煜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帮扶分界镇杏花村建设项目,投入约2000万元等。
“这次结对帮扶我们已结对7个镇街,入库项目6个,洽谈中项目1个,投入帮扶资金约120万元。”高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火才表示,该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镇街合力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并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增强专业能力,提高品牌影响力。
“目前,高州市企镇结对帮扶项目库已入库项目28个,将按照优先发展中心镇、做强专业镇、推动特色镇逐步发展成为专业镇的工作思路,指导镇村围绕农房风貌提升、做大做强中心镇、建设美丽圩镇省级样板等任务,引导建筑业企业结合镇街分类全面开展项目对接,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方案。”高州市住建局局长张冰臻介绍,下一步将协调指导镇(街道)和企业加强项目谋划,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四化工作法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在企业资质审批、信用评价、工法认定、新技术应用示范、专项资金奖补、推动“银企合作”等方面,对投身“百千万工程”的建筑企业予以倾斜和支持,形成富民兴企、合作共赢的新发展局面。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转自:广东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