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管理 > 县域专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2023年年初,省委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回顾改革开放45年来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广东县域经济。

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5年来,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1978-1992年: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创造辉煌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县域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先行一步的广东来说,依托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诞生了顺德、南海、东莞、中山等广东“四小虎”,在全国百强县中榜上有名,创造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珠江模式”,成为中国发达县域经济的集中版块之一,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辉煌。

这一时期,珠三角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其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种粮专业户”“养鱼养鸡专业户”等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工业化打下基础。二是因地制宜走工业化之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力地推动了县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三是坚持多种成份一齐上。南海等县(市)提出“三大产业齐发展,六大层次一起上”,做到国有、集体、外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使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四是专业镇及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些乡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办“三来一补”企业,涌现出了南海盐步内衣、中山古镇灯饰、东莞虎门服装等专业镇,创造了经济奇迹。五是县域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珠三角县域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大量机会;同时吸纳了数千百万计外地农民工,推动了县域的城镇化发展。

随着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东莞、中山撤县设市,南海、顺德相继撤市设区,之后大多数县(市)先后转为地级市或地级以上市的辖区,形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格局。随着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原先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不再纳入各类县域经济评比,成为广东县域经济不显著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粤东西北山区和贫困地区坚持开发式扶贫,全面实施脱贫奔康。从198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全省山区工作会议,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因地制宜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山区县域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二)1992-2002年:县域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后是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阶段。鉴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分类指导、层次推进、梯度发展、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齐飞、广大山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东西两翼和山区跨跃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成立省级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珠三角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国际化城市群。在此带动下,广州的增城,佛山的三水、高明,惠州的惠阳,江门的新会、开平等珠三角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90年代顺德率先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和产权结构改革,使顺德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之首,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首位。

粤东、西两翼大力吸引国际资本,加快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1997年5月,省政府发出《广东省东西两翼区域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提出包括建设高速公路工程27个方面的重点发展项目。粤西地区围绕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成为“广东的鱼仓”;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旅游业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徐闻县着力建设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新兴县温氏集团和凉果加工基地效益显著,带动了经济发展。

粤北山区坚持开发式扶贫,全面实施脱贫奔康。1985年至1996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10次全省山区工作会议,推动山区发展。山区县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因地制宜推动“三高”农业发展,加快工业特别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山区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到1995年,有10个山区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高州、高要、惠东、潮安4个县(市)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信宜、从化、兴宁、海丰4个县(市)摘掉了贫困县帽子。1996年6月,省委省政府改变过去扶持山区撒胡椒面的做法,划出连南、连山等16个脱贫奔康难度大的山区县为特困县,集中力量重点扶持。2002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山区工作会议,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山区各县掀起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办工业园区的热潮。从2000年起,山区“工作会”改为“山洽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了山区工业商贸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粤东西北县域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广东县域经济逐步融入珠三角都市圈,城乡一体化融合加速发展,而相对落后的粤东西北地区县域经济虽也取得长足发展,但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

(三)2002—2012: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县域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并出台相应政策,为加快县域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也是广东出台县域经济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较为密集的时期,也是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

党的十六大之后,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004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并出台多项改革措施。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扩大县级管理权限。2005年5月,省政府公布《广东省第一批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将214项涉及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外商投资、资金分配、税收优惠等行政管理审批权限下放到所有县(市)。二是建立激励型财政机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2004年4月,省政府出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的意见》,建立“确定基数,超增分成,挂钩奖罚,鼓励先进”的财政激励机制,一定四年不变。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县(市)领导班子建设。2005年10月,行政级别改革政策出台,提拔50岁以上,担任现职满5年以上的优秀的县(市、区)委书记为副厅级(广州和深圳市辖区委书记确定为正厅级)县(市、区)委书记,并继续在本地任职。发展县域经济“三策”的出台对提高县级政府的创新积极性、增加财政收入、稳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起了重要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一时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和作法有:一是以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各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特别是2008年广东开始实施“双转移”,“产业转移园”遍地开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从而推动产业集群从珠三角地区向粤东西两翼及山区延伸,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产业区,较为突出的有增城市的牛仔服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及配件制造业,潮安县的五金、食品加工业与印刷包装业,广宁县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等。二是抓好中心镇建设,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各地积极推进县城建设和中心镇建设,将其作为县域经济的中心和副中心,增强其聚集力和辐射力,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基本载体,有效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发展专业镇,如云城区河口石材专业镇、罗定市附城电子专业镇等。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强镇,如德庆悦城龙母历史文化旅游镇、广宁南街纸业专业镇等,成为具有较为完善产业链的专业特色镇。三是着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各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新兴县积极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拥有温氏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四是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力争在县域经济中多拿“单打冠军”。云安县的水泥、石材、化工、电力等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五是打好“外资、民营”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的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云安县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分别与广西有关县结成友好县,促成县域之间企业的合作。新兴县树立“抓经济,就是要抓民营经济”的观念,努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随着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2010年后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成效显著。

(四)2012年至今:县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县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1.制定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2016年6月,广东召开全省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县域发展迈上新水平。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此外,还先后出台了《广东省促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落实落细政策措施。

2.推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共建共赢。深化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全面对口帮扶工作,实现县级对口帮扶全覆盖,建立完善县级对口帮扶关系,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珠三角核心区各市与粤东西北地区各市在县域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飞地园区”等,提升县域产业发展和“造血”能力。截至2022年底,粤东西北地区及惠州、江门、肇庆等15个市共规划建设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集聚地)93个,为县域地区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平台载体,园区逐步成为县域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3.以中心城市群和城市群、产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城市群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及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小城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县城新型城镇化有关工作部署,以惠州市博罗县、云浮市新兴县等10个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市)为重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批特色化、品质化、高质量发展的县城。二是以产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区域产业链共建,鼓励珠三角龙头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多形式开展跨区域产业共建,推动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提升配套能力,协同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省市合力支持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4.以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助力县域数字经济发展。4G网络已在全省行政村和自然村普遍覆盖。扶持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光纤接入用户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差距,助力县域数字经济发展。

5.加大对欠发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先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积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给予欠发达县域倾斜支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变按粤东西北和珠三角地域简单划分的传统做法,统一根据财力困难程度精准确定范围,将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所有财力困难县区统一纳入补助范围,夯实其加快发展的财力基础。

二、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和问题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县域在发展经济的探索实践中,走出了特色各异的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走过一些弯路,留下了不少教训。

(一)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的“珠江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珠江模式”是以顺德、南海、东莞、中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县域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化的民营经济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经济。它是“中山模式”“东莞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的集合体。顺德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按照集体经济为主、镇办企业为主和骨干企业为主的“三个为主”方针,走出了一条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之路。南海实施“五个轮子”(县、镇、村、联户、个体)一齐转、三大产业齐发展战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南海最活跃的经济支柱。东莞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供应链,成为国际性对外加工基地。中山以地方国营企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稳步发展。广东“四小虎”创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辉煌。

(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要经验”。2000年前后,高要充分发挥紧邻广佛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把握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建设广东县域科学发展先导区为统揽,确立“打造肇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要集聚区、广佛肇经济圈最佳人居城市、肇庆职业技术教育重要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融入珠三角核心区。在短时间内,高要财政收入从3亿多元增加到10亿多元,被誉为“广东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个典范。”

(三)以主体功能区为特色的“增城模式”。2007年前后,增城市结合中央和省有关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精神,做出符合本市实际的功能区划分:以新塘为龙头的南部新型工业化区,以城区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生活区,以白水寨景区为龙头的北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以三大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实现产业和城镇布局的优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短短几年,增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从1999年全国第58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5位,连续5年居广东省首位,其引人瞩目的变化及其创新发展的方式,被外界称之为“增城模式”。

(四)以“双转移”产业园闻名的“南雄模式”。2008年起,南雄借着“双转移”和扩大内需的东风,建起了广东首个精细化工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的崛起成为南雄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多措并举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做大烟叶传统支柱产业、做强竹木资源加工产业、做优银杏产业,加上政府优质高效的服务,南雄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经验被称为“南雄模式”。

(五)借力海洋优势推动转型升级的“徐闻模式”。2010年前后,徐闻县充分发挥沿海资源及区位优势,借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东风,实施“以旅游发展带旺第三产业,以港口建设带动临港工业,以现代农业促进城乡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六)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州模式”。高州原是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农业县。改革开放后,适时制定“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富民强县战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市)”。以农促工,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推动工业发展,建设金山工业园、道口经济园区,打造珠三角产业转移承载平台;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目前高州是粤东西北GDP第一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广东县域前列,成为一个拥有多项“全国百强县”荣誉的山区县级市,2022年更是广东进入全国百强县榜单的三个县之一。

仔细审视这些模式,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一是都能解放思想,及时打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狠抓机遇,闯出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二是都能够依据本地区的区位、资源特点,因地因时制宜,推动县域经济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三是党委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如规划建设主体功能区这样覆盖全局,需要各部门、各地区携手联动的大举措,没有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四是都把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路径。实施“工业立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三高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三化”联动,相互促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发展。五是积极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激活要素市场,优化投资环境,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就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而且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力。这些都是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任何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都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因此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绝不能盲目照搬,各地只能因地制宜探索强县路径。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不少问题,留下不少教训。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的“珠江模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出现“布局散、污染重、隐患多、利益杂、改造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比如,长期以来,尽管省委省政府依照“能放都放”的原则对县(市)进行扩权,但由于各县均有较多职能部门垂直管理,实际调控能力大大受限,这种责权分离的条块管理体制,使县、镇缺乏决策的自主权和财政的支配权,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如,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县域工业建设用地报批手续复杂,涉及环节多、耗时费日,工业和建设用地紧张,制约了山区县招商引资和工业化步伐。再如,在实施“双转移”战略过程中,欠发达县区对产业转移来者不拒、饥不择食,甚至把愿意来的都当宝贝,导致引进效益、低、污染大的产业。还出现了盲目“拉郎配”和“乱点鸳鸯谱”的现象,导致一些企业外嫁后“水土不服”。此外,在产业转移园建设中,曾经普遍存在着缺乏宏观规划、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园区开发建设的后续用地指标不足、缺少促进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等,最终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产业转移遭遇执行难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曾在一定时期内严重制约着广东县域经济的发展,导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与江苏、浙江县域经济相比显得较为落后,长期以来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和全国百强县榜单上失色不少。

目前,广东县域经济实力不强、与广东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为破解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宏伟目标,2023年初,广东省委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吹响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号角。广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定不移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在县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广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启示

改革开放45年来,广东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教训,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在思想层面上: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思想解放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县域经济取得辉煌成绩,关键在于能够解放思想,打破了以往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

当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观念不适应的问题,充分认识县域经济不是“诸侯经济”、闭环经济,而是开放、绿色、共享的经济;要解决好发展方式不适应的问题,不能走粗放型发展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解决好增长动力不适应的问题,把改革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把开放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把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解决好工作思路方法不适应的问题,坚持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之路。

(二)在体制机制层面上:坚持推动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市场化为导向,在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推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如2010年前后,一些地方出现县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与行政设置不匹配、“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政策体制滞后、基层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不完善成为当时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省委省政府实行富县强镇事权改革,要求能下放的权力都下放给县镇,几乎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大部分领域,如规划、国土资源、经贸、交通、建设等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使县镇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体制机制不完善仍是制约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要破解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难题,仍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要突出改革创新,推动扩权赋能强县,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抓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责权统一、城乡协调发展为原则,探索省、市、县以及乡镇管理体制的改革,彻底放权,理顺关系,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三)在实现路径上:聚焦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培育产业链条。广东一些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着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专业镇,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专业镇通过培育产业链,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簇群经济”,“规模经济”,推动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当前,广东县域经济的核心在产业,产业链的优化与稳定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十四五”期间,全省范围内将认定100个左右产业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市级集群,并将集群定位设置在了县级区划范围内,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再迎利好。要壮大工业经济,推进工业入园,支持与当地主体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促进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镇名品。鼓励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专业镇联动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跨区域合作。

(四)在发展定位上:要坚持立足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广东不少县域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如潮安的食品、五金等专业化生产,新兴的凉果加工,乳源的小水电,徐闻的南亚热带农业等,都是作好了“专业”“特色”这篇大文章,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当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之路,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要利用好自身优势,明确产业定位,打造广东县域“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与特色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人文、旅游、生态的有机整合,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推动一批古镇古埠古港焕发新的光彩,同时发挥好特色小镇对于优化县市布局、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推动作用。

(五)在支撑要素上: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支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农民工,离不开“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支撑,新时期广东县域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科技人才的专业服务。而长期以来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县域经济落后,与人口流失与人才流失较严重有直接关系。

当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人才结构还不够优、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优、人才流失较严重等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进基础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优化广东重大人才工程建设,给予县域高端专业型人才支持,采取优惠政策留住高技术人才;加大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以高素质人才赋能县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人”成为广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转自广东省党史网